馬上就到端午節了,這個時候農村地區已經有很多人提前包粽子了。每當到端午節前后以及端午節當天,在農村地區的人們都會包粽子來吃,這樣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。包粽子的粽葉是用箬葉來包的,箬葉也是竹類的一種,箬竹主要生長在河邊、岸邊以及山坡、路旁等地方?,F在的箬葉市場售價在3~6元/斤不等。那么,南方農村包粽子的粽葉是箬葉嗎?箬竹如何種植呢?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。
若竹主要生長在比較陰涼的地方,在我們南方地區一些菜園旁邊以及山坡等地都可以種植。在每年的春季,只要自己到生長箬竹的地方,用鋤頭來挖取一些小的箬竹,保留根部根莖,然后進行移植,移植盡量選擇在陰雨天氣,這樣成活率比較高。
箬竹適應性比較強,但是對于疏松、肥沃、排水性好,通透性好的微酸性沙質土壤是比較適合生長的。如果是用來盆栽的話,可以選擇園林土、珍珠巖、陶粒的比例為2:2:1進行混合即可,期間可以加入一些腐葉土增加肥效,而且在上盆后澆一次水,澆透。
箬竹主要是通過分株繁殖,和竹子一樣都是利用地下的竹鞭來繁殖。而移栽一般是選擇在冬季或者是早春時,即每年的11-3月份期間。這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箬竹的生長環境,其適宜栽種在陽光充足、土質肥沃。土層深厚的沙壤土中,盡量是在背風向陽,且排水良好的地方。當選擇好種植位置一會,首先就是平整土地,清理掉地表的雜草、石頭,然后開始挖坑。
箬竹的種植就是如此簡單,在后期的時候也只要每年追幾次就可以了,這植物的生命力很強,不僅很耐旱,而且耐熱又耐旱。近兩年我們當地種植箬竹的越來越多了,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想著反正自家有地,種植了以后就不用再買粽葉了。后來很多人發現種植箬竹不僅可以省錢,而且還能掙錢,同時有觀賞價值。